
7月28日有消息称,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全球第二的LG新能源在周三表示,正在寻找在欧洲建立专用电池工厂的潜在地点。
LG新能源还指出,欧洲对圆柱形电池的需求正在增加。这透露出两大消息:第一,LG新能源即将在欧洲扩建锂电池工厂;第二,LG新能源的欧洲锂电池新工厂将以生产圆柱电池为主。
来自路透社的报道则称,“目前LG新能源没有说明其在欧洲的潜在工厂的投资规模,也没有提供工厂建设的时间表。不过,该公司也指出,它将利用韩国和韩国以外的设施,更好地响应客户的需求。”
7月27日,LG新能源发布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净利润为899亿韩元,同比下降85.7%;营业利润为1956亿韩元,同比下降73%。LG新能源表示,利润下滑的原因为全球供应链持续中断。
不过,暂不乐观的业绩并不会影响LG新能源的“野心”:LG新能源对下半年的营收持乐观态度,并预测在今年下半年,整体营收将达到12.6万亿韩元,同比增长48%(8.5万亿韩元),与2022年上半年相比,增长34%。
此外,在7月27日的第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LG新能源宣布了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并设定在未来五年达到营收三倍增长、实现两位数的营业利润率的目标。
LG新能源首席财务官李昌實表示:“随着圆柱电池销量的强劲表现,以及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而扩大的金属联动协议,使我们的收入稳定增长成为可能。”
作为曾经的“动力电池一哥”,LG新能源以生产三元锂电池为主,市占率与宁德时代不相上下,但随着磷酸铁锂逐渐受到市场追捧,LG新能源与宁德时代的差距越来越大。
数据显示,上半年宁德时代凭借69GWh的装机量继续霸榜,同比大增111%,市占率为34%,持续扩大与其他玩家之间的差距。LG新能源以28GWh的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二,增速明显放缓,仅为4%,市占率为14%。
LG新能源全球第二地位“暂时”稳固的原因,是后有比亚迪在奋起直追:上半年,比亚迪的全球市占率达到12%位居第三,仅较LG新能源低两个百分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LG新能源已通过IPO募集总额达到110亿美元的资金。其上市后,正在将更多资金弹药用于扩产。
早在2021年9月,韩国媒体THE ELEC报道称,LG新能源已于2020年年底在韩国大田实验室开始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最快有望在2022年建设一条中试线。
LG新能源的磷酸铁锂电池的封装形式为软包。并且,LG新能源的母公司LG化学也将参与到磷酸铁锂电池业务中,韩媒预测称,“LG化学可能会与其中国合作伙伴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为LG新能源供应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所需的原材料。”
2022年5月24日,据 BusinessKorea 报道,LG新能源计划从2023年10月开始生产标准尺寸的磷酸铁锂电池。而在2022年欧洲电子展上,LG新能源用于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已展示出来。
如果说上述报道仅为市场猜测,那么,LG新能源于7月27日的宣布来了:计划于2023年在LG中国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对此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磷酸铁锂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特斯拉等车企也将重心转向磷酸铁锂路线,LG新能源为了提高市占率、维护现有客户,必须要进一步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LG新能源不仅向特斯拉提供电动汽车电池,还向大众、福特、通用汽车等国际大企业提供电动汽车电池。
LG新能源此前曾宣布,他们的目标是2025年将全球电池产能从今年年底的200GWh,提升至520GWh,以满足约742万辆高性能电动汽车的需求。
因此,LG新能源将在欧洲、亚洲、北美等地进行扩产。而目前,LG新能源在全球共有12个电池生产基地,分别为中国4个、美国3个、韩国2个、德国1个、澳大利亚1个、波兰1个。
显然,LG新能源在“卯足了劲”地追赶宁德时代,因为该公司曾在其2021年4月的“电池日”上,吹过要在2024年成为全球第一的牛。不过,究竟是LG新能源越来越缩小与宁德时代的差距,还是LG新能源会被比亚迪超越?
报料及投稿 | editors@ofweek.com
广告及商务合作 | 焦小姐:19168597392/0755-83279005-870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维科网锂电):全球第二大电池巨头扩军欧洲!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