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动力电池回收风口 格林美动力再生引进战略投资者

导读:本次引进的主要资本包括团队持股平台、政府投资平台和社会资本投资平台等10余家投资主体,共计获得数亿元融资。

6月28日上午,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再生”)战投引进与混改签约仪式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格林美(002340)城市矿山低碳产业园举行。据公告,本次引进的主要资本包括团队持股平台、政府投资平台和社会资本投资平台等10余家投资主体,共计获得数亿元融资。


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是格林美的全资子公司,拥有武汉、无锡、深圳、天津、荆门五个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基地。2015年起,动力再生开创性提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的构想,构建“电池回收-原料再造-材料再造-电池包再造-再使用-梯级利用”的绿色供应价值链与镍钴产品全球绿色供应链。迄今已与550家国内外知名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预计至2026年,公司动力电池回收总量超过30万吨,可回收钴镍等稀缺资源3-5万吨,梯级利用产品大规模应用,综合利用产值约100亿元,实现电池材料的全生命周期价值效益。


格林美董事长许开华教授介绍,6年前,在全球新能源还处于萌芽状态时,格林美就提出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解决动力电池生命周期退坡的价值回收与动力再生报废后的资源化回收问题,为新能源时代服务,推动全球新能源发展从绿色到绿色。6年来,公司先后投资近10亿元,敢于挑战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敢于啃硬骨头,先后攻克了动力电池再生的无损拆解技术、数字化分选分容技术、梯级利用再制造技术与梯级利用产品的市场化问题。


据介绍,动力再生已经在武汉建成世界领先动力电池再生利用释放产线。动力再生旗下已有3家公司先后入选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居全国第一,确立了全球行业先发优势和技术领先地位。公司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建立了废电池回收利用的核心技术体系与标准体系,在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关键技术环节申请核心专利逾330件,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70余项。“城市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创新模式”项目成功斩获2020年度“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绿色创新类别”大奖。联合清华大学完成的“退役动力锂电池闭路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21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动力电池回收一直是全球新能源产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全球新能源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风口。据了解,我国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钴、镍、锂资源十分匮乏,其中,钴资源96.8%依赖进口,镍资源90.8%依赖进口,锂资源66.1%依赖进口。据中汽数据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锂、钴、镍、锰需求分别达到2.46万吨、2.85万吨、7.10万吨和4.17万吨,届时可回收的锂、钴、镍、锰资源量分别约占相应需求量58%、62%、70%、42%。预计到2025年,我国的电池回收量预计会超过100万吨,行业规模会超过2000亿元。


许开华表示,战略投资者的引进将有助于公司把握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价值风口,迅速将技术优势、回收体系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地位优势与效益优势。“坐新能源高铁,乘双碳东风”,本次战投引进与混改完成将促进公司快速释放产能,扩大市场占用率,并快速完成全球范围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布局,成就创建世界最大规模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基地。抢抓动力电池回收风口 格林美动力再生引进战略投资者(来源:中国证券网/作者:覃秘


往期推荐:





杉杉股份50亿元扩产硅基负极材料!


通知!2022年电池维修保养师开始报名啦!


电池联盟招新!


电池联盟简介新升级。

抢抓动力电池回收风口 格林美动力再生引进战略投资者

课程推荐

抢抓动力电池回收风口 格林美动力再生引进战略投资者


抢抓动力电池回收风口 格林美动力再生引进战略投资者


抢抓动力电池回收风口 格林美动力再生引进战略投资者

抢抓动力电池回收风口 格林美动力再生引进战略投资者

点它,分享点赞在看都在这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电池联盟cbcu):抢抓动力电池回收风口 格林美动力再生引进战略投资者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