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纬动力】观察 | 磷酸锰铁锂:如期而至,猛然袭来

【亿纬动力】观察 | 磷酸锰铁锂:如期而至,猛然袭来



来源 | Mr蒋静的资本圈


最近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正极、全钒液流电池这三个技术路线在资本市场表现火热。这里再进一步讲讲其中的磷酸锰铁锂,从哪里来,又将去向何处。
【亿纬动力】观察 | 磷酸锰铁锂:如期而至,猛然袭来
磷酸锰铁锂的背景及特点
磷酸锰铁锂并非新物种,只是在合适的时间刷出了存在感,并孕育出生命力。
随着锂资源价格大幅上涨并维持高位,而且普遍预期价格短期难以回落,在这个背景下,磷酸锰铁锂等替补路线开始涌动。
同时,在“碳中和”浪潮下,场景多元化,电池需求也相应多样化,为更多替补技术提供了生存可能。
为此,在锂资源价格高企和应用场景纵深化的两大背景下,供给端和需求端共同发力,磷酸锰铁锂的相对优势得到体现,发展机遇应运而生。
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不含镍、钴等稀有金属,理论成本较低,相对磷酸铁锂的电压平台及能量密度更高,比磷酸铁锂提升15%,相对三元电池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更高,耐高温和低温。
对比主流的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尤其适合小动力、小储能及特种储能等细分领域。
目前,磷酸锰铁锂的制备工艺仍有提升空间,受制于批量生产的稳定性,制备成本远不及理论水平,目前制备成本仍然比磷酸铁锂高约10%,绝对优势有限,现阶段更适合与三元(8系)、锰酸锂、钴酸锂等正极材料掺杂使用,可以降低成本或者提升性能,同时拓展了应用场景。
比如,磷酸锰铁锂与三元8系掺杂,能量密度可以与三元5系相当,但相对三元5系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及循环性高等优势,掺杂复合价值明显。
换言之,当前磷酸锰铁锂通过与三元(8系)等正极材料掺杂协作的价值大于单打独斗的价值。
未来,随着磷酸锰铁锂制备成本降低,回归第一性原理,制备成本有望比磷酸铁锂低10%以上,加之相对磷酸铁锂能量密度高15%,性价比明显,绝对优势将逐渐体现。
【亿纬动力】观察 | 磷酸锰铁锂:如期而至,猛然袭来
各大企业或机构纷纷战略布局
磷酸锰铁锂的价值骤然走热,产业界顿时吹捧。
近日,容百科技举行战略发布会,将战略打造磷酸锰铁锂,在产业化方面投资控股天津斯科兰德。斯科兰德专注磷酸锰铁锂细分领域,目前已有6200吨/年产能,正在扩建产能至万吨以上。
此外,从公开信息来看,当升、德方、亿纬等材料企业或锂电企业也在不同程度战略布局或储备磷酸锰铁锂技术。
同时,非上市公司也表现活络,珩创纳米近期完成逾亿元人民币融资,悦达投资、沃赋资本、高瓴创投等机构参与,此轮融资将用于50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铁锂的研发与生产,珩创纳米拥有从陶氏化学买断的磷酸锰铁锂及其他电池材料的全球核心专利。
【亿纬动力】观察 | 磷酸锰铁锂:如期而至,猛然袭来
未来发展趋势
不可否认,当前锂离子电池是动力及储能领域的最佳技术路线,在成本、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环次数和灵活性等方面具有相对均衡的优势,没有绝对短板。
目前,替补技术面临的发展机遇,比较特别:一是锂离子电池价格较高,替补技术显现一定的相对优势;二是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规模大、应用场景多元,替补技术在部分场景具有一定的市场支撑。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考虑碳酸锂价格必然回落、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产能投放、产业链博弈等因素,磷酸铁锂及三元电池价格中长期大概率回落到合理水平,主角一旦回归,势必对替补角色造成冲击。
锂电行业周期从不缺席,并不陌生。
因此,对于磷酸锰铁锂这样的替补技术,必须承认铁锂及三元的主角地位和周期属性,需要在碳酸锂价格高位的窗口期,从相对优势发展成某个方面的绝对优势,一旦在某个方面形成绝对优势,或者与其他技术路线组合形成绝对优势,从替补到替代,就有长期存在价值了。否则,锂资源价格一旦大幅回落,生存空间就堪忧了。
目前,磷酸锰铁锂由于制备成本仍然较高,绝对优势并不突出,现阶段主要通过掺杂提升高镍三元等现有正极材料的性价比优势,也就是以协作方式体现价值,而不是以独立方式呈现产业化。
如果磷酸锰铁锂能够以协作方式体现绝对价值,也必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锂电材料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如果磷酸锰铁锂的制备成本随着技术提升和规模化进一步降低,也可能具备绝对优势,而成为独立正极材料实现更高的产业价值。
无论是掺杂协作,还是独立使用,也无论是替补,还是替代,磷酸锰铁锂终于迎来绝佳窗口期,是否能够证明自己,值得期待。

  END

【亿纬动力】观察 | 磷酸锰铁锂:如期而至,猛然袭来

电池中国网相关业务联系


  媒体宣传咨询  

联系人:吴女士 

手机:(86)18611555116(微信同号)

邮箱:wulijuan@cbea.com


  稿件咨询  

联系人:闫先生 

手机:(86)18515816697(微信同号)

邮箱:yanzhigang@cbea.com


  研究报告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行业会议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联系人:吴先生 

手机:(86)13269999859(微信同号)

邮箱:wumingshan@cbea.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消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亿纬动力】观察 | 磷酸锰铁锂:如期而至,猛然袭来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