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价格飞涨的同时,成本更优的钠离子电池,成为资本密集布局热点。11月16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投资钠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项目。
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
11月16日晚间七彩化学(300758)公告,公司与美联新材共同出资设立辽宁美彩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美彩新材”,最终以登记机关核准的名称为准),并以该标的公司为实施主体投资25亿元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项目。
据披露,美彩新材注册资本为5亿元,其中七彩化学拟以货币及/或实物出资2.45亿元,占标的美彩新材资本的49%;美联新材拟以货币出资2.55亿元,占美彩新材注册资本的51%。前述双方的货币资金将使用自有或自筹资金。本次交易完成后,美彩新材成为上市公司参股公司。
按照规划,本次投资项目公司拟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3亿元,拟建设1万吨生产装置,预计于2023年底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8亿元,拟建5万吨生产装置,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三期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为14亿元,拟建12万吨生产装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
七彩化学此番大手笔投资,是看上了项目的技术、协同发展、原材料及成本优势。
目前,七彩化学拥有普鲁士蓝(白)产业化技术、成本以及环保处理优势,普鲁士蓝正极材料50吨中试生产线已投产,相关产品已通过部分电池厂商的检测。
而普鲁士蓝(白)生产所需的源头材料是氰化钠,其系一种受严格管控的剧毒产品,氰化钠行业的准入资质要求高,生产许可证稀缺,行业内的企业数量极少。
目前,美联新材控股子公司营创三征(营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拥有30万吨液体氰化钠产能,美联新材参股公司营口营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拥有4万吨氢氰酸(系氰化钠原料)批文,两家公司均掌握着世界上最前沿的氰化钠生产工艺技术。截止目前,除去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用量后,两家公司均有液体氰化钠的富余产能,能为计划中的18万吨普鲁士蓝(白)项目提供原材料配套保障。生产鲁士蓝(白)所需的源头材料氰化钠属于自给自足,极具成本优势,有利于提高鲁士蓝(白)的毛利率。
同日宣布布局纳离子电池产业的,还有主营农药研发生产的丰山集团(603810)。
16日晚间丰山集团公告,控股子公司江苏丰山全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丰山全诺”)与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众钠科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以众钠科技的钠离子二次电池产品为载体、致力于推进钠离子二次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双方将共同开发适合产品电化学体系的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并在遵守保密协议的基础上,共享必要的实验方案和测试数据。
存成本优势产业化待培育
伴随需求爆发,近月来磷酸铁锂电池上游材料价格大幅上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相较之下,目前尚未产业化的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明显,未来发展空间也似乎更充满想象。
七彩化学认为,钠离子电池因成本较低及化学性能稳定未来必将大规模应用于储能领域。根据产业发展态势预测,2023年将是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元年,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放量,由于普鲁士蓝(白)正极材料具有容量高、成本最低和倍率性能好等优势,因此该路线将发展成为钠离子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其市场需求预计将出现大幅增长。
从市场规模看,据EVTank 发布的《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测算,考虑到钠离子电池各潜在应用场景对电池的需求量,理论上在100%渗透的情况下,钠离子电池2026年的市场空间可达到369.5GWh,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500亿元。本次公司投资建设的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产能仅能配套90GWh储能电池,电池级普鲁士蓝(白)未来在储能领域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在此背景下,七彩化学认为,公司本次投资系公司基于对钠离子电池产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判断,双方实现优势互补,能有效整合双方稀缺资源及技术管理等优势,有利于推动双方全面战略合作并致力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白)系列产品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从而助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发展。有利于未来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丰山集团也表示,此次丰山全诺与众钠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公司的产业优势和众钠科技的技术竞争力,可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拓展双方业务领域,加快推进公司新能源业务领域的发展,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丰山全诺系公司之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其已取得年产10万吨二次电池电解液项目(一期5万吨、二期5万吨)的项目备案证,目前正在有序的推进项目相关的规划、建设等事项,丰山全诺将致力于开展新能源电池电解液领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而众钠科技是一家新兴的钠离子电池研发企业,核心专利技术为高性能正极材料制备方法,正极为聚阴离子型铁基材料与碳基复合材料,负极为商业化硬碳,产品为硫酸铁钠电池,应用场景包括大规模储能、低速电动工具等领域。
不过,丰山集团也提示风险称,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尚需一定的时间,产业化进展受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研发进度、产品价格、下游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双方的合作不达预期。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