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微米有多薄?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1/15,一张普通A4打印纸厚度的1/20。我省又创制造技术奇迹!累计生产千余吨、新增产值1亿元!这是只有4.5微米的电解铜箔创造的价值。4月4日,随着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4.5微米无载体锂离子电池用电解铜箔开发”项目通过青海省科技厅验收,标志着我省成功突破4.5微米电解铜箔制造技术。
18微米、16微米、12微米、9微米、8微米、6微米、5微米、4.5微米,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铜箔的厚度上又创造出一个新的突破。作为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池内的负极集流体,铜箔越薄意味着锂电池的体积容量比越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也就越远。
“目前国内4.5微米大规模量产的企业仅有两三家,青海诺德首先实现了量产。”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永贞说,凭借自主创新一步步跻身国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这是青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透过参观玻璃记者看到,高度自动化的生箔生产车间内,生箔系统被一组组防尘罩严密地保护起来,如同一个个“婴儿箱”一般,因为哪怕是随便一个粉尘粒径就有20微米至30微米,足见铜箔生产对环境的要求有多苛刻。2020年为了满足锂电池生产企业希望铜箔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的市场需求,诺德公司正式发起了向4.5微米突破的挑战,将铜箔向更薄开发。“要保持铜箔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保证连续1万米无缺陷,这对设备工艺是一次新的挑战。从研发中心到生产环节,前后数据就有好几万组。”李永贞告诉记者。
从2017年立项到2020年研发成功实现量产,项目研发又经历了一个从头再来的过程。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马秀玲介绍,期间,他们遇到了收卷时铜箔打卷、收卷困难、塌边等问题,在进行技术参数的不断调整和专利研发的部分新设备投用后,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而随着产品性能合格,抗拉、延伸试验合格,4.5微米的铜箔从流体状被成功制造出来,最终将被运往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国际知名锂电铜箔龙头供应商的生产车间。
触摸着产品展示区一卷卷越来越薄的成品铜箔,参观者感受到了铜箔薄如蝉翼的轻盈。4.5微米铜箔的量产正成为诺德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同时,诺德公司在4.5微米的基础上,持续发力目前已经完成了4微米高抗拉强度极薄厚锂电铜箔的开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锂电产业通):青海省成功突破4.5微米电解铜箔制造技术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