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稿丨电池中国
6月29日,由电池中国网联合广东省电动车商会共同主办的“2022轻型电动车用锂电池技术及应用国际峰会(BLEV2022)”在广州盛大开幕。本届峰会以“新周期、新动力、新挑战”为主题,为期两天,来自东盟多国及比利时驻华使领馆、投资发展局、投资促进委员会等政府机构和贸易组织的官员、代表,国内电动轻型车整车主流企业、电池及材料和零部件等产业链企业代表,以及国内多地行业协会负责人、媒体界人士汇聚一堂,就轻型电动车领域创新技术、前瞻应用、行业热点、产业发展趋势等作深入探讨和研判;国外多个行业协会负责人及政府官员也通过视频致辞或作主旨发言,参与峰会交流。
开幕式上,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助理部长格伦·佩尼亚兰达作视频致辞。

图为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助理部长格伦·佩尼亚兰达作视频致辞
格伦·佩尼亚兰达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菲律宾贸易和工业部以及中国办事处、菲律宾贸易投资中心与中国的电动车行业协会已建立多年合作。根据2021年中方数据显示,菲律宾位列中方前10大出口市场之中。电动交通产业在菲律宾展现出蓬勃生机。
在电动交通激励政策方面,据格伦·佩尼亚兰达介绍,自2020年起菲律宾制定了发展电动交通产业的国家政策,在助力交通电动化转型过程中吸引到大量投资,并创造出产业化落地的高价值,促进菲律宾电动交通发展开始提速。
为了进一步提高菲律宾电动交通的开发、升级和商业化推广,菲律宾持续推出政策“红利”。
“菲律宾将提供牌证和非牌证的激励性措施,希望缩小电动车和燃油车之间的生产成本差距,并且希望在2030年实现菲律宾本地电动车生产目标,深化其在区域电动交通价值链当中的参与程度。”格伦·佩尼亚兰达表示。
具体看,包括整车组装、零部件制造、充电站等电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建立和运营,可再生能源、能效、节能项目、能源储存、综合废物管理处置和回收等方面,在菲律宾国内的投建项目,将享受最多12年的优惠政策;用于出口的投资项目,优惠政策最多享受17年。
除了政策“红利”外,格伦·佩尼亚兰达还介绍了菲律宾的市场“红利”。
菲律宾202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8.3%,为东盟最高,叠加当地政府提倡绿色能源发展,经济景气和电动交通市场规模扩大,提供了更多产业链发展机会。
基于此,在产业链搭建方面,目前,菲律宾电动交通行业约有50家企业,年生产能力超过了15万辆,产品包括电动公共汽车、电动吉普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
在市场方面,数据显示,在2010-2020年的十年间,菲律宾注册了12964辆电动车,其中电动摩托车占37.4%,电动三轮车占55%,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预计到2030年菲律宾将会拥有660万辆电动车,其中50%将为本地制造。
在资源供给方面,格伦·佩尼亚兰达介绍了车辆装备以及用于电池制造的战略性绿色材料资源,如镍、钨和铜等在菲律宾的利用情况;在支持产业链方面,他表示,菲律宾拥有支持车用电池、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的制造能力。
凭借上述优势,格伦·佩尼亚兰达还表示菲律宾希望继续加强与中国企业、行业机构的联系,并实现互惠互利。
版 权 声 明
本文为电池中国原创(微信号:cbea_battery),转载请注明出处。开白请联系(微信号:wswdxcr0325)获得授权。
媒体宣传咨询
联系人:吴女士
手机:(86)18611555116(微信同号)
邮箱:wulijuan@cbea.com
稿件咨询
联系人:闫先生
手机:(86)18515816697(微信同号)
邮箱:yanzhigang@cbea.com
研究报告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行业会议咨询
联系人:周先生
手机:(86)18910499049(微信同号)
邮箱:zhoubo@cbea.com
联系人:吴先生
手机:(86)13269999859(微信同号)
邮箱:wumingshan@cbea.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消息!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菲律宾贸工部官员借BLEV2022峰会带来“红利”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