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现场
电池“达沃斯”-电池网8月31日讯(肖何 梁小婧 广东东莞 图文直播)8月30—31日,全球电池行业盛会——ABEC | 2022中国(广东·东莞)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论坛在广东东莞举行。本届论坛由广东省东莞市人民政府、ABEC(电池“达沃斯”)组委会主办,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管理委员会、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东莞产城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海融网、电池网、我爱电车网、能源财经网、电池百人会联合主办,来自全球电池新能源产业链的“政、产、学、研、金、服、用”各界代表出席,围绕“新赛道蝶变跃升 新势力加速整合 新生态赋能中国”这一主题,在交流与分享中,实现精准对接,价值对话,资源整合,共享双碳新机遇。
中科星城研究院负责人、博士王志勇
31日上午,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研究院负责人、博士王志勇在论坛上做了题为《锂离子电池快充石墨负极开发进展》的主题演讲,分享了负极材料发展现状、快充石墨技术特征、快充负极设计与关键技术等,电池网摘选了其部分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车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是贡献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高速增长的主力军”,王志勇在论坛上分享的数据显示,得益于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的高速增长,2021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78万吨,同比增速86%。从负极材料产品结构来看,人造石墨负极出货量占比超过80%;特别是在中高端应用领域,例如车用动力电池、数码消费电子、长寿命储能方向等,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都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锂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仍然是高能量密度、高倍率、高安全、长寿命,将进一步推动人造石墨出货量保持快速增长。关于下一代负极材料技术发展方向,王志勇介绍,主要是朝着高比能、快充、超长寿命、高性价比四个方向发展。
其中,快充石墨工艺路线主要是原料—破碎—形貌优化—二次颗粒化—石墨化—包覆。
王志勇表示,快充石墨负极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原料、颗粒结构及表面包覆改性的影响,尽可能降低颗粒界面阻抗,改善扩散特性,同时减少能量密度和长期性能损失。
表面层改性技术(CAT)过程中,随着碳氧官能团的形成,沥青在高温碳化过程中形成硬碳结构,碳层更加无序;CAT处理之后,沥青的残碳提高,包覆层更稳定;CAT处理之后,在其他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快充性能提升明显。
二次颗粒结构重组方面,骨料颗粒通过特殊的预处理之后,颗粒表面被一层均匀的液体粘结剂包裹;粘结剂和骨料通过独特的造粒工艺,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团聚成球,再通过低温热处理固化为均匀的球形颗粒;球形二次颗粒形貌圆润,骨料呈现极高的无序排列,极大的降低了OI值、提升了倍率充放电特性。
颗粒表面增强技术(SET)方面,石墨化过程中颗粒表面会形成一层高结晶的表面硬壳,导致压实偏低。石墨颗粒被处理之后,表层硬核被修饰,表面形成无定形态的多孔层,从而提升压实,提升快充和析锂性能。
颗粒表面碳层包覆方面,从固相到液相再到气相,碳包覆技术持续迭代,优势互补。
固相包覆原料是传统沥青&改性沥青做包覆剂,采用沥青粉碎,高速混合工艺。其优势是成本低廉,工艺简单;不足之处是包覆不均匀,易团聚;常应用与低端常规&轻度快充负极。
液相包覆原料有低软化点沥青、石油炼化副产物、高分子合成树脂,采用预处理为液态后动态包覆工艺。其优势是包覆均匀,碳源可选范围广;不足之处是成本较高,环保要求高;常应用于高端&高倍率快充负极。
气相包覆原料为低沸点碳氢化合物,采用气氛炉、3D高扩散动态炉的CVD包覆工艺。其优势是包覆非常均匀可控,成本较低;不足之处是技术门槛高,控制系统复杂;常应用于中高端&高能量密度快充负极。
“有专家说,人造石墨都需要石墨化,负极材料出货量这么大,主流又是人造石墨,那是不是石墨化会成为瓶颈?”在成本方面,王志勇表示,“的确,石墨化是重资产的投入,又是高能耗行业,受政府政策的监管,包括能评、环评指标的限制,石墨化产能的扩张增速是赶不上石墨的,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一年石墨化产能出现严重供应不足,石墨化加工价格也大幅上升。从一两年前的1.3-1.4万元/吨,飙升到2.6-2.7万元/吨,个别高端产品和轻料甚至达到3万元/吨,翻了一番。但这种情况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现在很多主流的头部企业已经扩充自己的石墨化。”
论坛上,王志勇介绍,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为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科电气,股票代码:300035)的子公司,成立于2001年,2017年并入中科电气体系,是专业从事锂电池负极材料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中科星城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类锂电池负极材料为主攻方向,同时覆盖消费类及储能市场,产品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以及硅炭、硅氧、软碳、硬碳等新型负极材料。
据中科电气发布的最新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锂电负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8.76亿元,同比增长167.77%;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4.84万吨、确认收入数量4.55万吨,同比分别增加104.54%、93.23%;获得发明专利6项,另有70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其中61项为发明专利)。
在产能方面,据中科电气披露,公司相关新增产能建设项目正按计划积极推进当中,待全部建设完成后,公司负极材料产能将具备44-45万吨/年,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产能将具备39.5万吨/年(含参股子公司集能新材料石墨化加工产能3万吨/年),石墨化自给率将近90%。
在客户方面,王志勇表示:“目前中国动力电池前十大已经有8家形成稳定的量产合作与批量供货。同时在国际客户方面,已给韩国的SKI供货,也在加大如韩国LG和三星集团等海外客户的拓展力度。”
(以上观点根据论坛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者本人审阅。)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我的电池网):ABEC 2022丨中科星城王志勇:锂离子电池快充石墨负极开发进展分析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