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标准化是重卡换电的前提条件在电池标准方面,主要制约因素体现在:一是换电重卡分为自卸车、牵引车、搅拌车等不同车型,配套不同的电池包;二是不同电池企业提供的电池型号之间目前不通用。这也导致了换电站需要提供多品牌多型号的电池包以及多种换电设备,使得换电站成本高企,且重卡换电效率仍然偏低,影响营运效率。因此,电池包标准化成为了重卡换电模式加速普及的前提条件。对于换电站来说,采用标准电池包可以减少不同类型闲置电池包的储备,有利于其电池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便于提高换电设备及零部件的适用性,并提高换电效率;还有利于电池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对于车主,标准电池包如果能够应用于不同品牌换电站,将减少其续航焦虑。而对于电池企业来说,采用标准电池包可增加其电池销量,并借此全面布局换电补能领域。显然,作为核心部件的供应方,电池企业的支持是换电重卡得以发展的重要支撑。电池包标准化方面,近日宁德时代宣布,其首创的MTB(Module to Bracket)技术将率先应用于国家电投集团旗下公司启源芯动力换电项目,将为后者换电重卡车型提供标准电池自由组合方案。据介绍,在结构设计方面,MTB与宁德时代CTP(Cell to Pack)、CTC(Cell to Chassis)思路相似,都是通过提升空间利用率来提升电池能量密度。MTB技术将模组直接集成到车辆支架/底盘,系统体积利用率提升40%,重量减轻10%,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达170Wh/kg;电池可以达到1万次/10年的循环寿命,独创的U形水冷系统则可应对散热难题。值得关注的是,MTB技术电池支持自由组合方案,可以在140KWh-600KWh范围内配置。这种支持自由组合的思路与宁德时代在乘用车领域发布的“巧克力电池块”换电方案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单一标准类型电池即可解决不同续航里程、不同重卡车型的电池需求。支持自由组合的电池解决方案已成为宁德时代鲜明的标签,使其产品能够适配更多重卡车型,也意味着宁德时代在换电重卡领域的电池包标准化方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宁德时代已先后与一汽集团、东风、上汽集团、广汽集团、宇通等成立了合资公司或形成合作,共同聚焦重卡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此番推出的标准化自由组合电池解决方案的普及速度,还需结合主机厂及换电站运营商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