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丨mybattery

钠创新能源“年产4万吨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运行仪式在浙江绍兴袍江马海片区顺利举行,意味着全球首条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正式投运。

项目动态丨钠创新能源完成A轮融资 年产4万吨钠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图片来源:钠创新能源

10月25日,钠创新能源发布消息,公司“年产4万吨钠离子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运行仪式在浙江绍兴袍江马海片区顺利举行,意味着全球首条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正式投运。

投产仪式中,淮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安继文和钠创新能源董事长车海英还签署了新一轮投资合作协议。至此,钠创A轮融资圆满完成。此次融资由钠创老股东淮海控股集团领投,安丰创投、维科技术与珠海瑞元秋实跟投。本轮融资主要用于钠创新能源生产基地的扩建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资料显示,钠创新能源深耕钠电技术创新多年,在钠电产业链核心材料和电芯制造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公司先后建成全球首套吨级铁酸钠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湿法合成中试线、年产3000吨正极材料生产线,并开发出相应的电解液生产技术,所开发的铁酸钠基正极材料及其电解液已经在多家电池制造企业进行了验证,所开发的圆柱型、软包型钠离子电池的性能已经达到家用储能、微型电动车、移动基站应用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9月24日,钠离子电池技术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钠创新能源成为了浙江省钠电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领头羊。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应用市场需求激增,锂电资源价格飞涨,钠离子电池因为钠资源充足、负极无需铜箔集流体、高低温性能优越、可不带电运输、预期成本低等显著优点,成为电池企业争相关注并积极布局的焦点。

项目动态丨钠创新能源完成A轮融资 年产4万吨钠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投产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作者 lv, meng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