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21年7月,OPPO发布五层夹心式安全电池,引入复合集流体技术,实现复合集流体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 -
动力:宁德时代研发的多功能复合集流体技术在2021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中获评为十大创新技术之一。 -
储能:海辰新能源22年1月申请了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
-
复合铜箔:在厚度3.0-4.5µm的PET/PP等基材表面采用PVD磁控溅射的方式,双面镀制一层20-70nm的铜膜,方阻约为0.5-2Ω,实现薄膜表面金属化,然后通过化学电镀增厚的方式,将铜膜加厚到1µm。 -
复合铝箔:在厚度4.5~6.0µm的PET/PP等基材表面采用PVD蒸发的方式,双面镀制一层1µm的铝膜,实现薄膜表面金属化,代替传统铝箔。

资料来源:广东汇成真空
高性能:复合集流体中间层采用轻量化高分子材料,重量比纯金属集流体降低50%-80%。随着重量占比降低、电池内活性物质占比增加,能量密度可提升5%-10%。


资料来源:重庆金美官网
资料来源:重庆金美官网
-
复合集流体特别是复合铜箔可实现大幅减重。根据高工锂电数据,传统铜箔占锂电池总重量比例约13%,是影响电池质量能量密度的关键材料。复合铜箔中铜厚度相比6μm铜箔减少66.67%,复合铝箔中铝厚度相比10μm铝箔减少80%。金属用量的节省部分用PET等材料进行替代后,保障安全性的同时重量更轻,产品综合性能更优。 -
根据重庆金美官网,其复合铜箔面密度较传统铜箔降低77%,能量密度提高5%以上。 -
在更轻的重量下,下游电池厂商有机会在电池单体中注入更多电解液或正负极活性物质以增加电池容量及延长电池寿命。


资料来源:金美新材料官网,金美环评
-
根据高工锂电数据,复合铜箔单材料成本低于传统铜箔65%。以6μm铜箔为例,其单位材料成本为3.73元/平方米;而6.5微米PET铜箔的铜箔厚度为2μm,单位材料成本为1.3元/平方米,低于铜箔的单位成本,材料成本优势明显。 -
我们预计复合铜箔理论成本低于传统铜箔40%+。传统铜箔材料成本为3.73元/平,按照材料成本占比83%推导出全生产成本在4.5元/平,而复合铜箔材料成本在1.3元/平,按照材料成本占比在50%推导出全生产成本在2.6元/平。


资料来源:天风证券研究所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