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
钠元素在地壳中含量排第六位(2.75%),具有非常高的丰度,且分布广泛。同时,钠与锂具有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也具有相似的电化学反应机制,因此钠离子电池有望表现出与锂离子电池相当的电化学性能。
近年来,在产业链的共同推进下,钠离子电池在包括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充放电性能等参数上均比之前有了明显的提升,产品性能基本可以满足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具备市场化推广的基础, 2023年有望成为钠电池规模化应用元年。
图 思皓新能源与中科海钠联合打造的行业首台钠离子电池试验车
随着纳电产业化的推进,作为目前主流的纳电负极材料,硬碳负极成为业内企业、资本市场积极布局的热点,除了贝特瑞、多氟多等锂电负极头部企业外,也有圣泉集团、元力股份、鑫森炭业、山西华阳等复合树脂、活性炭、煤炭等行业龙头企业跨界进入硬碳负极行业,此外,还有佰思格、珈钠能源等初创企业在硬碳负极行业做得风生水起。
根据目前公开信息整理的硬碳负极已有产能、在建/规划产能来看,目前已有产能约7000吨,到2023年底预计国内硬碳产能约4.5万吨,2025年底预计国内硬碳产能约15万吨,若所有在建/规划产能如期投产的话,2023~2025年市场上硬碳负极的供需会处在大致平衡,稍有过剩的状况。
下面,小编整理了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产业报告,供产业链朋友参考。
……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锂电产业通):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及供应商盘点.ppt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的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生产流程一般可以分为前段、中段和后段三个部分。其中,前段工序包括配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等,中段工序包括卷绕/叠片、封装、烘干、注液、封口、清洗等,后段主要为化成、分容、PACK等。材料方面主要有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集流体,电池包相关的结构胶,缓存,阻燃,隔热,外壳结构材料等材料。 为了更好促进行业人士交流,艾邦搭建有锂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平台,覆盖全产业链,从主机厂,到电池包厂商,正负极材料,隔膜,铝塑膜等企业以及各个工艺过程中的设备厂商,欢迎申请加入。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点击下方菜单栏左侧“微信群”,申请加入群聊